《獅子王》(The Lion King)載譽歸來,貴為迪士尼今年瘋狂上映的「真人版」電影,雖然沒有人類,只有Live Action的獅子,但《獅子王》比25年前的動畫,依然有一些更真實、更暖心的哭點與笑點!
哭點1:《獅子王》跨越年代

《獅子王》動畫於1994年推出,對於90後、00後未必有很大感受,但當年還未有Pixar電影(第一部Pixar是1995年的《反斗奇兵》),《獅子王》成為當年全球總票房冠軍、當時史上全球總票房亞軍(僅次於《侏羅紀公園》),所以今年推出Live Action版本,別具意義。

《獅子王》如今翻看動畫,大概可能覺得橋段直接老土,始終它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加上看回25年前的動畫,習慣了3D或者畫風的轉變,傳統平面動畫未必留得住眼球,但《獅子王》內含很多人生哲理,透過Live Action電影來「教育」大眾,絕對是一大勢所趨。
哭點2:邪不能勝正

《獅子王》Live Action版本比動畫更觸動的是,原來奸人當道何年何月都存在,無論過了甚麼世紀,無論是刀疤、土狼還是鬣狗,辛巴如何被親人奸角所害,然後怎樣找回自己的身世,放在2019年同樣有啟發性。
哭點3:團結真的是力量

《獅子王》一向宣揚「Circle of Life」(生命循環),即使森林野外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但電影提倡不應該過份濫捕,大雞唔食細米,其實與香港局勢不無相似,戲如人生,動畫也給孩子一份教育意義,可惜高官卻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