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個高壓的工作環境下,不少打工仔在平日下班後或周末也需要OT工作,缺少足夠的休息令一直以來的疲勞不斷累積,隨時已經形成職業過勞!世界衛生組織已於2019年將職業過勞正式列入《國際疾病分類》,來看到底各位上班族有沒有職業過勞的跡象和舒緩方法!
甚麼是職業過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職場過勞是指在職場上,因長期面對過多工作壓力而產生出一種身心俱疲的倦怠感。所涉及的層面包括:對工作產生持續消極情緒與無能為力的感受,這種耗竭感並無法透過正常的休息、周末或休假得到有效釋放。此外,過勞除了會產生心理症狀如失眠、憂鬱外,長期過勞也容易產生高血壓、糖尿病,甚至會影響大腦功能、短期記憶等健康危機。對工作的期望落差是職場過勞最主要的成因。
判斷標準

若以下症狀持續出現且影響生活,可能是過勞信號:
1. 情緒與心理症狀
- 長期疲憊感,即使休息也難以恢復
- 對工作失去熱情,感到冷漠或憤世嫉俗
- 容易煩躁、焦慮或情緒低落
- 自我否定,認為工作無意義

2. 身體症狀
- 失眠或睡眠品質差
- 頭痛、肌肉緊繃、腸胃不適
- 免疫力下降(例如:頻繁感冒)

3. 行為表現
- 工作效率下降,專注力變差
- 逃避工作責任,拖延或缺席
- 人際關係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