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是時裝界道斥巨大的變革的一年,在這個領域,創意總監來來去去注定會改變行業生態,這個情況合理嗎?這一切將帶來怎樣的改變?馬上為你拆解。
「當然,高層的變動總是在發生,人們對所選設計師的適合性,討論永遠不斷。」

行業話題已轉向了一個不同但熟悉的話題:永無止境的創意總監音樂椅遊戲。事實上自2024年秋天開始,公告就堆積如山,諸如Sarah Burton震撼加盟 Givenchy,而Hedi Slimane 在任七年後離開Celine,位置很快被Michael Rider (Polo Ralph Lauren 的前任創意總監)所取代。隨後便有Kim Jones先後離開Fendi及卸任 Dior男裝創意總監、Lorenzo Serafini 將接掌 Alberta Ferretti等人事變動接踵而來,更不提董事會的改變了。在同一個期間,Gucci 任命 Stefano Cantino 為新CEO、 Proenza Schouler 任命前 Shopbop 高層 Shira Suveyke Snyder, Victoria Beckham CEO Marie Leblanc則宣告辭職。

除了這一系列已證實的新人事之外,還有一些謠言在Instagram 瘋傳,例如 @misstweedofficial 和@ideservecouture,以及在不同group 的那些流言:例如Jonathan Anderson是否計劃離開Loewe? Kim Jones的離開,又是否預視Pierpaolo Piccioli(前Valentino創意總監將進駐Fendi?Simon Porte Jacquemus又會否獲得令人垂涎的香奈兒工作?(後按:當然現時已一切揭盅)。Hanan Besovic (即@ideservecouture )在Kim Jones宣布離任Fendi的影片之後補充:「時尚音樂椅不會讓我們休息。」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當下,行業仍在屏息靜氣,等待更多消息。

當然,高層的變化總是不斷發生,更多的八卦是關於設計師被選中,擔任大品牌的設計總監。想當年,Karl Lagerfeld 1983年被任命成為香奈兒設計總監,當下的負評及非議更大:《WWD》寫道,他「違反了太多香奈兒的『Dont’s 』,而對香奈兒的『Do’s』卻不足」。或是老佛爺的一番極富爭議言論 --- 1997年當年僅 25 歲的 Stella McCartney 被任命為 Chloé 設計總監時,他說道: 「他們做到了–但是在音樂領域,而非時裝領域。」

現在不同的是,這種更替更頻仍,彷彿就在電光火石間,令人眼花撩亂。老佛爺一直擔任Chanel藝術總監直至他於2019 年去世-任期長達 36 年。他的繼任者Virginie Viard在Chanel任職五年,與近年一些更極端的僱用和解僱例子相比,已似是終身職業;三月份,Walter Chiapponi 在任僅僅一季後,就離開了 Blumarine;David Koma 則是品牌兩年內的第三任創意總監。這種轉變部分歸因於20年來,整個產業在數碼普及後加速,社交媒體在業界影響力愈來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