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飛機去旅行絕對是值得高興的事,但難免會有意外發生。近年空難事件越來越多,弄得有點卻步但又忍不住要去旅行或需要公幹,應該如何防範?雖然並不希望讀者會用到以下方法,但有備無患地了解空難發生時的自保救命方法,更能把握求生的黃金時機!
飛機失事機率

飛機失事率在全球範圍內一直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至2022年期間,每百萬次飛行平均有1.21次事故,即每83萬次飛行發生1次事故。致命事故率為0.61,即每160萬次飛行發生1次致命事故。
聯合國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的數據則顯示在2005年至2023年間,包括飛機受損或失聯,每百萬次航班的失事率為1.9次。
飛行恐懼症

一些空難片或航空事故新聞的報道,令部分人對航空旅行心生恐懼。飛行恐懼症,又稱懼飛症,觸發的原因很多,包括缺乏控制感、害怕墜機或遭遇緊急狀況、過去的恐怖經歷、以及對氣流或噪音的敏感等。飛行安全是大多數人的擔憂,搭飛機時,乘客無法像駕駛汽車一樣控制方向或速度,而產生無助感。
1
不易燃著裝

可以優先選擇舒適、不易燃的天然纖維衣物,例如棉、羊毛等,避免穿著尼龍、滌綸等的合成纖維,它們在高溫下容易熔化粘附皮膚。包裹腳趾的結實平底鞋比起高跟鞋、涼鞋、拖鞋更容易跑動,在緊急撤離時能起關鍵作用,避免踩到尖銳碎片或被卡住,方便在複雜的情況奔跑。
2
仔細閱讀安全須知

飛行前,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會展示安全示範。必須充分了解救生衣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絕對不能在客艙內充氣,否則撤離時會卡在出口!要在離開飛機跳入水中時才能充氣。了解氧氣面罩的使用方法同樣重要,先佩戴好自己的面罩,再幫助他人。因為在高空缺氧環境下,人只有約15-20秒的有效意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