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自由無價」,人人愛自由,然而打工仔難免日捱夜捱做「奴隸」,偏偏薪水卻與工作不成比例,因此近年越來越多打工仔夢想做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更有遊走於不同職業的slasher出現,成為打工仔邁向自由的另一條血路。然而,真的人人適合「自由」嗎?《ELLE》請來三位freelancer及slasher現身說法,當中有人充滿熱誠,享受現在的生活,也有人限於行業性質,無奈地繼續「自由」下去。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與斜槓族Slasher的分別

Freelancer一詞是指一些獨立接工作,沒有僱主的人,一般是以project-based形式接工作。繼freelancer的興起後,近年職場上更出現了「slasher」,Slasher多數身兼幾份不同行業的工作:你可能同時是「攝影師/美容師」,中間的斜線(slash)正是這種叫法的由來。

能夠成為freelancer/slasher,一般都有一些獨特技能來「行走江湖」,例如擅長寫作或善於某種樂器,所以不少freelancer/slasher都是媒體工作者、作家、設計師、攝影師、鋼琴老師⋯⋯不少都認為他們有自由自在的好處,但同時亦有薪金不穩定的風險。
Slasher陳雪兒:「要克服壓力!」

陳雪兒(Zoe)的銜頭非常多:時尚造型師、時尚專欄作家、旅遊專欄作家、公關公司老闆、KOL⋯⋯Zoe大學畢業後在時裝店擔任買手,同時亦為不同媒體寫專欄。不過由於做buyer的工時太長,讓她難以一展所長,便選擇在自己還年輕時放棄安穩的工作,成為slash族人。

作為一名slasher,Zoe認為生活已經跟工作分不開,就算是假期,也是工作不離身。雖然slasher工作繁忙,但是只要得到客戶的讚賞及讀者的認同,就已覺值得,同時她亦興奮於可以接觸到很多新的事物或新的機會。